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前沿科技 >

评测JBL FREE 无线蓝牙耳机和USB-C能成为未来吗

  • 2020-01-07 10:28:58    来源:   作者:

如今的笔记本电脑随着它变的越来越轻薄,舍弃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从逐渐被淘汰的光驱,到RJ45网线接口,再到那庞大的VGA接口,都很难在市场上销售的笔记本电脑上找到了。而如今新出的一些轻薄本甚至都为了厚度把我们常用的USB-A型接口都完全取消,全面换上了USB-C型接口。

USB-C型接口究竟有哪些好处?

在外观上,USB-C的厚度拥有绝对的优势,这也是目前的轻薄本普遍都倾向于采用它的原因。这样就可以不再受接口的限制,从而将笔记本电脑做的更薄。同时USB-C型接口还支持正反插,从此以后你再也不用纠结接口正反面的问题了。

在性能上,USB-C一个接口就可以同时进行充电、显示输出与数据传输。

试想一下这样的工作场景:如果你使用的是最新的带USB-C接口的笔记本电脑办公,那么当你来到办公室之后,只需要一根线缆将笔记本电脑与扩展坞连接到一起,即可完成对笔记本电脑的充电、外接显示器、外接鼠标键盘、网线连接、外置硬盘的连接工作。仅需一根线缆就可以搞定,是不是相当的方便?

另外,USB-C还兼容最新的雷电3协议,最大吞吐量达到40Gbs,是我们现在常用的USB3.0接口速度的8倍。

如此恐怖的速度,简直是视频剪辑这样的专业需求人士的福音,15英寸新MacBook Pro的硬件已经强大到能同时外接两个5K分辨率显示器,两个RAID磁盘阵列读写数据,把它接在工作台上。

目前有哪些本只采用了USB-C接口?

这里我们要说的是只带有USB-C接口的笔记本电脑,完全去掉其他(包括标准USB)接口的电脑。这里我们按照大概的出现时间来给大家列举一下。

12英寸苹果新MacBook

首先当然是苹果的12英寸MacBook,这款在2015年春季公布的新品,首次为了轻薄化去除了标准的USB接口,仅保留了一个USB-C接口以及一个耳机接口。这样的做法在当时可谓是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以至于其它的PC厂商纷纷都拿出自家的产品来笑话苹果的新品。

不过,事实证明,USB-C接口的确是未来的趋势。这不,在苹果之后就陆续出现了许多仅仅只搭载USB-C接口的PC产品。

XPS 12

2015年底,戴尔发布了其新款XPS 12变形本,从2013年版的翻转屏设计改成了如今的屏幕键盘可拆分设计。主机身为12.5英寸的平板,可通过磁力机制固定在键盘保护套上。这个设计和微软的Surface系列很相似,但XPS 12的键盘底座只能提供一个观看角度。

华为MateBook

2016年二月,巴塞罗那MWC2016展会现场,华为MateBook首次亮相。作为华为的第一款笔记本电脑,MateBook采用了经典的2in1设计,以无转轴软连接键盘为主要设计模式,无风扇平板和键盘之间通过智能电子触点相咬合,键盘连体的皮套通过弯折方式起到支撑屏幕的支架作用。华为MateBook配备12英寸屏幕的金属机身,重量仅为640g,厚度低至6.9mm。

以做手机的思维研发出的MateBook,首次将手机上的指纹识别唤醒技术带到了PC中。无论是从产品的做工还是设计上,都相当的出色。另外华为还专门研发了一款USB-C扩展设备,方便用户使用。

HP Spectre 13

前面三款都是搭载Core M处理器的本本,下面我们来看看三款带Core i处理器的。首先是2016年中发布的惠普Spectre 13,仅有10.4mm厚的产品可以说是当时行业里最纤薄的笔记本电脑,并且Spectre 13还在这个厚度下塞入了Core i处理器实在是十分令人震惊。接口方面,Spectre 13仅在背部设置了3个USB-C接口,其中有两个支持雷电3。并且,惠普也为这款本设计了一块USB-C扩展坞站。

华硕灵耀3(ZenBook 3)

同样是在2016年中,在今年的台北电脑展上,华硕的ZenBook 3首次亮相。这款产品虽然在外观上与12英寸MacBook十分相似,但在性能与设计上都全面的超越了苹果。在几乎同等厚度下塞入了Core i处理器并且拥有更长的键程,还加入了指纹识别模块。

新款MacBook Pro

大家期待了许久的全新MacBook Pro终于在今年10月底正式公布,不过虽然厚度与重量大幅度减少,但在Pro产品线上精简掉了几乎所有的常用接口,的确引来了相当大的争议。入门版不带Touch Bar的MacBook Pro仅提供两个USB-C接口,支持雷电3协议。而带Touch Bar的13英寸版则有4个,但右侧两个雷电3接口不是全速的,看起来15英寸的才是完全体。另外,虽然创新的Touch Bar触摸条看起来十分的惊艳,但目前来看实用性实在不是很高。

未来USB-C显示器也会越来越多

除了雷电3扩展坞的解决方案,其实还可以将这个扩展坞直接集成到显示器里面,USB-C接口的普及其实也在改变显示器行业,目前苹果已经和LG深度合作推出了两款适配新款MacBook Pro的USB-C接口显示器。

几乎可以预见,明年的显示器行业一定会在苹果的影响下,推出不少USB-C接口的显示器产品,并且集成雷电3扩展坞,扩展出USB3.0、网线、读卡器等常用接口,方便用户使用。只是大家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JBL FREE 无线蓝牙耳机测评报告

JBL Free是最近上市的一款真无线蓝牙耳机,售价1598元人民币。其重点在于“真无线”,这个名词是指蓝牙耳机左右两个声道之间不再用有线连接,做到耳机与播放设备之间,耳机左右声道之间的全部无线,这也是随着Airpods上市之后对蓝牙无线耳机的一种细分。“真无线”是行业说法英文True Wireless的中文叫法。JBL Free以这样的价格出现,还是有点意外。因为就在几个月前,索尼的真无线WF-1000X评价不高。业界早就盛传在真无线全套技术上Airpods已经领先一个时代。到底是不是如此?

JBL Free耳机由两只左右声道无线连接的耳机和一个电池盒构成,耳机满电工作时间4小时,电池盒可提供额外20小时耳机工作时间。耳机内置85mAh[3.7V,314.5mwh]电池,充电盒内置1500mAh[3.7V,5.5wh]电池。电池盒对耳机支持短时间快充,15分钟充电可工作一小时,完全充满需要2小时,充电盒使用MicroUSB接口充电,充满需要4小时。

电池:耳机电池盒盖子为深灰色半透明材质,内侧下方有四颗柔和的白色LED灯,分别代表25%的电量[电池盒电量]。当耳机安放好在电池盒内后,耳机外侧有一圈LED灯带,白色时说明正在充电。比较变态的是,四颗电池盒指示灯和耳机的充电指示灯似乎在耳机电池充满之前是一直亮着的!就是为了好看吗?而在平时,这个灯带显示蓝色为蓝牙连接工作状态,还可以通过蓝色渐弱指示电量余量紧张,半蓝半白显示手工左右配对等状态。再看耳机内侧,耳机使用机身上的两个金属触点和电池盒连接进行充电。但是耳机不具有任何佩戴识别的感应装置。

写到这里,我们有必要拿出Airpods进行一下对比。因为Airpods的一大法宝就是电池与低功耗,据说这是同类产品目前望尘莫及的指标。Airpods每只耳机内置93mWh的电池[两只186mWh,而JBL Free是314.5mWh];Airpods的工作时间是5小时。Airpods电池盒内置电池1.5Wh[JBL Free是5.5Wh],电池盒对Airpods耳机支持快充,充5分钟工作1小时,15分钟充电可工作3小时,1小时可充满。[JBL Free15分钟充电工作1小时]。电池盒本身充电Airpods需要接近1小时时间,而JBL Free需要近4小时时间。差距不小。

外观与佩戴:JBL Free耳机的外观在近年来的蓝牙耳机和运动型耳机中比较常见,它大体上正好可以填满人的外耳的凹陷,理论上有不错的人体工学佩戴体验和更好的隔音效果。在与耳道结合方式上,还是使用了入耳设计。我们曾经测评过的Bragi The Dash智能耳机,也是类似样子的设计,不过它要比JBL Free大了重了很多。JBL Free的重量并不大,电池盒加耳机一共为99克,两只耳机配大号耳塞套的重量为12克不到,这样的重量对于佩戴来说不是什么问题。

不过有网友在我们图集中已经留言说这个耳机的耳塞套是个问题,的确,这是一个挺大的问题。JBL Free耳机的入耳部分的伸出长度与普通入耳式耳机比是相对非常短的,它也只配置了三个同样材质、厚度和弹性特性而不同尺寸的耳塞套。但这组耳塞套的材质非常薄,也非常软,这种耳塞套在普通入耳式耳机中也能见到,但那些入耳式耳机还会提供其他选择。

这套耳塞套相信大多数用户使用都不会合适,由于周围一圈的弹性很弱,材质很软且很薄,起不到入耳密封耳道的作用,所以中频和低频的量感是很少很少,整个耳机是工作在不正常的声音情况下的。我们推测,只有平时使用小号耳塞套的用户在JBL Free上用更大号的也许能得到正常听感。我们没办法,只好用了一套Vsonic的耳塞套进行试听,声音表现是没有问题的。而使用第三方耳塞套的问题在于,耳机还是要放回电池盒子的,电池盒子是为原配耳塞套尺寸量身定做的,所以耳塞套稍长,电池盒子盖子就盖不住了。强烈建议,JBL Free更换耳塞套,尺寸可以不做调整,但材质不可能使用如此薄如此软的。

无线配对与体验:JBL Free有一套自有的配对流程,初次使用需要阅读上手说明书。首先,在耳机正常放在电池盒内的情况下,拿出右侧耳机马上戴好,应该可以听到配对的一套信号提示音,此时可以通过手机蓝牙和耳机进行连接。连接完成后,再从电池盒内拿出左侧声道,左侧声道会自动与右侧声道耳机进行配对连接。这个过程必须严格这么操作。

这里有几个细节,JBL Free耳机并没有红外佩戴感应,所以它与电池盒触点脱离起就进入了它该要进入的连接环节,所以如果你要想听到它的提示音,就要以正常速度带上耳机。按以上操作流程,左声道理论上是可以和右声道自动配对连接的,但也偶有失灵,虽然左右声道各按三次外侧按钮可以手动配对,但还不如把耳机重新放回电池盒,重新操作一遍方便。

JBL Free耳机不支持多设备连接自动切换,已经连接过的多个设备,也只能识别当前工作设备的休眠后的再次连接。例如一直在用iPhone,想切换到iPad,就得做重新连接[第一段的那些操作,可能还要进入手动模式]。但如果只是一直使用一台手机,那么理论上再次从电池盒拿出时是会自动连接的。如果连接不成功,长按右侧声道的按钮5秒,就可以进入蓝牙配对模式。同时不要忘记左声道配对的工作流程。

JBL Free这套配对的工作流程显然没有办法和Airpods相比,同时配对这个流程的稳定性大部分时间是没问题的,但还是偶尔会出现问题。推荐大家出现问题了就放回电池盒子重新来一遍,比进入手动模式方便。

信号与功能体验:下面终于进入了True Wireless的又一个技术大坑。左右声道的完全独立,要求左右声道无线下完全同步,JBL Free的做法是右侧为主,然后左对右进行配对,配对完成后耳机就一直立体声工作了。而Airpods做法是左右随便切,配合感应装置可以独立工作。左右声道的无线连接并不容易,两耳之间最近直线距离是穿过人脑,但人脑的浆糊果冻状物质不利于无线电波传播,所以这两只耳机信号路径基本是绕着脖子走,头前或头后,一般设计是偏重走头后侧。

Airpods沿用有线耳机的手柄样式,巧妙的在这里安放了电池,设计了充电触点,同时增加了如此明显的一根天线。而JBL Free、索尼 WF-1000X,Bragi The Dash追求嵌入耳内,天线成了相对比Airpods困难许多的设计,这里设计不好,就存在两只耳机断线问题。我们没有用过WF-1000X,不知道它的断线问题有多严重,特征是什么。而Bragi The Dash当时测试时,由于它丰富的智能功能,我们大多数测试都在室外走路,配合测试等等。

但是对于所有True Wireless真无线蓝牙耳机来说,左右声道断线最苛刻的环境不是平时日常坐着,走着,跑着。而是躺着和有一个比头更高的靠背的椅子或者床的时候,Airpods也不例外。Airpods容易发生断线的情况就是靠着一个大靠背,然后做比较极限的左右两侧扭头时,可能造成其中某个声道断断续续。但发生这个几率很低很低。但绝对可以比较方便重现。

而JBL Free也是同理的,只是几率要比Airpods高很多。最佳重现方法就是背靠在床上[床后要有墙或者很高床头],非常大限度的左右两侧扭头,这样左声道就比较容易断线了。JBL Free还容易出现断线的情况就是侧躺,比较明显的压住了一侧耳朵或头后侧、前侧,左声道也会断线。用手去遮挡耳机,会发现,遮挡耳机后方时会导致断线。另外,JBL Free还存在在理想使用状态下,左侧声道断线的情况,有些时候可能是内置的系统出了不稳定的问题,而不是天线信号问题,重新把左声道放回电池盒重置可以解决。这种情况出现概率不算太大。这些断线的情况,限制了耳机使用灵活性和稳定性,技术有待更新解决,但目前来看,因为Airpods独家领先,第三方基本就类似水平

但是对于日常使用来说,比如出街走路、运动等等,JBL Free的连接稳定性良好,也许大家看到上一段会联想到长头发、戴帽子、戴围巾会不会导致断线呢,答案是不会影响连接稳定。

最后,简单说说JBL Free耳机的其他功能和操作。JBL Free的耳机外侧表面整体可以按动,是一个轻触式的按压开关。除了配对功能外,右侧单击可以接听电话,双击可唤醒iOS的Siri,或其他智能手机语音功能[如果可以的话]。左侧按键单击双击可进行上下曲目选择。右侧声道支持声音输入,通话功能,该功能我们今天不做测评了。

音质表现:JBL Free耳机使用5.6mm动圈单元,整个声音的解析力和层次确实要比Airpods明显更好,这恐怕是目前包括JBL在内的所有打算做True Wireless蓝牙耳机厂家惟一的出路了,JBL Free在音质这方面做得不错,但也有不足。首先,遗憾的是JBL Free只支持蓝牙的基础SBC,没有去支持AAC和apt-X,印象里在知名品牌中只支持SBC的,似乎是同样美商的BOSE。JBL Free舍得用明显细节更好的扬声器单元,但却不支持apt-X或AAC,确实有些遗憾。

从声音表现来说,JBL Free是非常柔和松弛的风格,这在蓝牙耳机中确实比较少见,这让它的人声表现的相当柔和、细腻,女声的表现也是相对甜美的。而和熟悉的所谓的铁三角女毒相比,JBL Free的风格并不那么追求高频的密度,所以既做到了甜美,同时高频并不生硬,同样也是比较松软的。这得益于它的扬声器单元在中高频和高频部分有较高的素质,如果这个振膜用在有线耳机上,相信在JBL产品线上极有可能是1000元人民币以上级别的产品。

和Airpods相比,JBL Free的声音整体层次更为丰富,高频和中高频的动态同样领先明显,声音更为鲜活细腻。而JBL Free耳机的中频风格也很不美式,没有追求特别扎实有力的风格,而是比较松弛的风格,人声表现上结像稍偏弱,但得益于细节表现好,所以整体听感柔和细腻,只是动态上稍弱,大动态下表现稍微有点不够给力。在低频解析力方面,可能受到耳塞套影响[但也没办法啊],解析力和素质应该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按美式或者流行音乐听音习惯来说,这个量感稍微少了一些,一方面是量感确实少[比Airpods明显少],另一方面风格是很松弛的,会被很多用户描述为低频少。要知道,很多用户还是觉得Airpods的低频太少了,Beats才给力的。但按照我们听音习惯,我们认为JBL Free的低频是比较均衡的,量感足够,但按照现在年轻用户和听流行音乐口味来说,应该会觉得低频不够。

最后,说两点JBL Free的不足,它的耳放输出功率要比Airpods更小,单元的动态不错,但是耳放驱动的不够扎实;第二,还是前文说的,如果能有更好的编解码,高频和解析力的优势将可以更大的发挥,而且提升可能会明显的多。

总结

业界对于真蓝牙True Wireless耳机早有定论,苹果得益于W1耳机芯片的效率,和立讯精密[002475]的强大工艺,在无线设备最重要的电池密度,功耗,天线设计方面明显领先整个行业,对手想要在这方面追赶目前来看没有什么突破口。在音质方面,Airpods和Earpods使用的扬声器单元肯定谈不上高级,JBL Free的轻松超越已经说明问题。但在耳机放大电路性能方面,Airpods却也做的不差。

JBL Free如果没有Airpods这个对手,那么整体表现符合JBL自家产品线定位,150美元的售价和自家本来传统蓝牙耳机相比,基本合理。音质方面,JBL Free做得不错,可以听出来用了明显更好一些的扬声器技术,调音风格也是柔和、细腻趋向的,只可惜少了apt-X。急需改进的恐怕就是标配耳塞套。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